更新日期:2010/05/23 15:26 莫聞報導

台北市首座標榜以「自然」步道為主的「手做」親山步道,於五指山系的大崙頭尾山萌芽。

曾擔任美國阿帕拉契步道志工、現為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的徐銘謙表示,「自然步道」的特色在於其保留住泥土鋪面,沿線的生態自然豐富,步道本身與周遭環境融合一體;此外,對登山客的膝蓋保健也有助益。

近年來趁著假日到郊山登山健行的休閒方式蔚為風潮,各縣市政府、部分民間志工團隊,費心闢建登山步道,但多偏好應鋪面,不但與在地環境格格不入、對生態造成傷害,也讓登山者感覺非常不適,使美意大打折扣。

「爬山的遊客常誤以為膝蓋會痛是自己的問題,沒想過原來問題是出在步道的設計。」徐銘謙表示,一般親山步道多以花崗岩等硬鋪面為主,透水性不佳,走起來也容易腳痛。「自然步道」的特色在於大多保留住泥土鋪面,只針對排水、土壤沖刷或樹根裸露等問題做簡單處理,沒有多餘的設施。而沿線的生態自然豐富,步道本身與周遭環境融合一體。

為此,荒野保護協會、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等生態團體合作,於6月10日起正式開辦「手做步道志工培訓課程」,邀請民眾以生態理念參與大崙頭尾山步道的建置與維護工作。

主管單位台北市大地工程處道路步道科也順應時勢,科長吳明聖帶頭宣示:「大崙頭尾山的花崗岩步道將只增建到今年為止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inger 的頭像
    ginger

    冥想的空間

   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