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010/04/16 04:53 王怡茹

  卡債風暴過後,信用卡權益逐漸萎縮,原本倍感尊榮的白金卡淪為普卡等級,現在同樣的情節又將再度上演?近年來,許多銀行爭相發行御璽卡、鈦金卡,以吸引高消費力客群,不過卻有卡友對此嗤之以鼻,批評業者的核卡門檻太低,發卡過於浮濫,權益也「普普」,鈦金、御璽卡正在沉淪為「白金卡」化,遲早玩不下去。

 

  自2008年開始,御璽卡、鈦金卡逐漸成為銀行發卡大熱門,用來彌補頂級卡與白金卡之間的空缺,找回失落的客群。甚至也有不少銀行如中國信託、台新銀行表明這兩種卡別是重要的發卡策略,希望以更好的權益來吸引具有高貢獻度的客群。

 

  目前發行御璽卡或鈦金卡的銀行共有10家,包括永豐、聯邦、萬泰、國泰世華、台北富邦、台新、玉山、中國信託、新光、一銀等,其中不乏大型發卡行,足見業者都相當看好御璽、鈦金卡能帶來的效果,也努力發卡表示支持。

 

  然而,銀行業者紛紛鼓吹鈦金、御璽卡的優點,一致強調「用更好的權益來吸引白金卡客戶升級到更佳等級,提供優質服務」,但不少卡友嚴重質疑,真的有比較好嗎?並痛批業者核卡把關不嚴,鈦金、御璽卡遲早會玩爛。

 

  有卡友指出,明明鈦金、御璽卡比白金卡更高一等,但申辦條件卻太鬆,像是永豐御璽卡年收只規定50萬元,部份客戶不達標準,還是有可能過卡;而玉山只要年刷6次就可免次年年費,一張白金卡都要12次才能免年費了,這種「層級」簡直是張「平民卡」。

 

  另外,也有卡友批評,鈦金、御璽卡的信用額度大多落在15萬元,如果是高消費力的客戶,這點錢怎麼可能刷的夠?其中玉山鈦金卡最低額度甚至只給到5萬元,隨便一張「普卡」都能打贏它,一點都不尊榮。

 

  其實,卡友罵不停,銀行也該省思,發行鈦金、御璽卡無非是想要搶進中產階級,如果標準訂的不高,權益不夠吸引人,不管換再好聽的「名稱」,仍然無法留住具高消費力的客戶,又會再次落入盲目追求發卡量的無窮迴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