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媽落淚 朝興宮週日遷廟

更新日期:2010/03/12 04:11  

〔記者洪瑞琴/台南報導〕經歷8次遷廟的台南市檨仔林朝興宮,「多災多難」見證時代變遷,將於3月14日舉行安座入火大典,「三媽的淚痕」及時搶救神尊的傳奇軼聞,再度令廟宇耆老津津樂道。

 

朝興宮奉祀天上聖母,廟宇原位在現今府前路「公十一」附近,日治時期因日人建台南神社,被迫趕走遷徙,經幾輾轉波折,朝興宮神像曾一度寄祀於銀同祖廟,民國34年二次大戰盟軍轟炸府城,銀同祖廟遭空襲毀損,朝興宮才又在信徒捐資下,於民國35年在中正路現址重建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清代時的馬兵營保和宮,與檨仔林朝興宮僅一街之隔,馬兵營保和宮也因日人徵地,變成「有神無廟」,朝興宮遷廟重建時,邀保和宮合祀,寫下八吉境兩廟合祀的廟界佳話。

 

朝興宮常務委員曾慶雲表示,戰後物資匱乏,廟宇重建木構就地取材,沒有很講究,民國62年廟身傾頹,幸好媽祖靈驗,塌陷之前,廟宇執事發現三媽似有2條眼下淚痕,趕緊擲筊請示,要信眾們搬神明出來,大夥搶救神尊,有一尊虎爺不慎遺漏,再進去搬出來後的那天,廟宇果然塌毀倒地,當時在場的人都驚嘆不已!

 

廟宇於64年再重建,由於市區寸土寸金,改建成3樓現代化建築,形成「樓上是廟、樓下是租戶」特殊景況,因廟體年久,這次再動土重修。曾慶雲表示,整理三媽金身時,3、40年前的三媽淚痕隱約可見,擦拭抹油與整理神冠待安座,好讓媽祖「住新屋」永享萬年香火,希望不要再讓「媽祖哭泣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